脘腹隐痛是中医中的词汇,指胃部或腹部疼痛,通常慢性发作、时痛时止,疼痛隐隐,并不剧烈,多见于慢性疾病,如脾胃虚弱、脾胃虚寒、胃阴不足等。
1、脾胃虚弱:多见于慢性胃炎及胃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,主要症状为食少纳呆、食后腹部胀满、脘腹隐痛,脘腹隐痛在食后或饥饿时发作,伴有少气懒言、四肢倦怠、面色萎黄、形体消瘦、大便溏薄、舌淡苔白、脉弱等。患者可以使用四君子汤、香砂六君子汤、香砂和胃丸、香砂养胃丸等治疗,可以补气健脾、理中和胃;
2、脾胃虚寒:多见于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和胃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,多表现为面色清白、脘腹喜暖喜按、得衣被则解、受凉则加重,脘腹隐痛、妇女白带清稀而多、面色不华、舌质淡嫩、苔白滑、脉沉细或迟弱。患者可以用黄芪建中汤、小青龙汤等治疗,可以温中散寒、补脾和胃;
3、胃阴不足:常由火热燥邪或恣食辛辣造成,多见于外感热病或急性吐泻,表现为脘腹隐痛、口干、咽干、大便干结、饥而不欲食、嘈杂、反酸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,可以使用沙参麦冬汤、益胃汤等进行治疗,达到滋养胃阴的效果。
脘腹隐痛的患者日常饮食宜清淡,多食用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如白菜、梨子等,避免食用油腻、生冷以及刺激性食物,如雪糕、冷水、辣椒等,饮食宜规律,避免暴饮暴食,保持情绪舒畅,注意休息和睡眠,避免饮食、情志等对疾病产生影响。